淡笑人生 作品

第四十章 夏朝隐退

在大周被大商灭的那一年之中,夏朝人们人心惶惶,纷纷加入大商。

 而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怀着沉重的心情,踏上了走访民间的道路。

 一路上,所见所闻皆是令人心碎的景象:烽火连天、硝烟弥漫,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成群结队地四处奔逃以寻求一线生机。更有甚者,那些遭受饥荒折磨的人们,竟然被迫做出了吞食自己子女这般惨绝人寰之事。

 当此之时,天下局势已然发生剧变。经过漫长岁月的纷争与融合,如今最为强大的国家共有五个,它们分别是秦国、大商、大楚、大唐以及曹魏。

 此外,还有一些相对较小的国家,如汉国、齐国、蜀国、夏国(即原本的夏朝)、韩国等,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艰难生存着。

 大禹目睹着这一幕幕人间惨剧,内心犹如被千万把利刃刺穿般痛苦不堪。他深知,若不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,黎民百姓将永无宁日。于是,这位心怀天下的伟人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,要重新整顿天下秩序,拯救深陷苦难中的苍生万民。为此,他特意使用化名,悄悄潜入各个强国之中,深入了解其国情民生。

 在秦国,大禹惊讶地发现此地律法极为森严,但与此同时,繁重的赋税让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。他们终日辛勤劳作,却依旧难以维持生计,只能在重压之下苟延残喘。

 而大商国呢,则过度沉迷于商业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,对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漠不关心。城市街道破旧不堪,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百姓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。

 再看大楚国,国内的贵族们为了争夺权力和财富,相互之间明争暗斗,无休止的内耗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实力。政治黑暗,官场腐败,普通民众深受其害。

 大唐国表面上看起来繁荣昌盛,歌舞升平,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。贪污受贿之风盛行,各级官员中饱私囊,真正用于改善民生、发展国家的资源寥寥无几。

 至于曹魏国,虽然其军事实力颇为强大,但却仗势欺人,肆意压榨周边的小国弱邦,搞得邻国怨声载道,民心尽失。

 时光荏苒,转眼间大禹已年过古稀,七十多岁高龄的他深感自己精力有限,无法再继续肩负起如此艰巨的使命。为了大夏的子民能够过上安稳日子,不再受战乱之苦,他最终选择归隐深山,从此与世隔绝。

 随着大禹的离去,大夏这个曾经威震四方的国号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。然而,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,大禹的儿子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。

 他认为父亲放弃重整天下秩序的举动太过懦弱,身为大禹之子,他有责任继承父志,完成未竟的大业......

 启一脸严肃地看着大禹,眼神坚定而又带着些许忧虑,他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开口道:“父亲,儿臣实在无法认同您的这个决定啊!”

 大禹微微皱起眉头,疑惑地问道:“哦?为何如此说呢?”

 启向前迈了一步,语气急切地解释起来:

 “父亲,如果我们就这样轻易地撤掉国号,退隐到那深山之中,那么这片广袤的土地就会瞬间变成一个没有主人的国度。

 届时,周围那五个虎视眈眈的国家必然会趁机而入,彼此之间展开激烈争夺,从而引发一场残酷无比的内战。

 而我们的国家,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等因素,必定会成为这场战争的核心焦点所在。一旦战火燃起,无辜的百姓们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,从此过上颠沛流离、居无定所的生活。

 更可怕的是,连绵不绝的战乱可能会让这方土地永远都笼罩在硝烟与恐惧之下,人们再也难以享受到平静安稳的日子了。所以,还请父亲三思而后行啊!”

 大禹听了启的这番话语后,整个身躯如同被定住一般,久久地伫立在原地,陷入了漫长的沉默之中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慢慢地抬起头来,那双深邃而疲惫的眼眸遥望着远方,声音低沉且缓慢地开口说道:

 “吾儿啊,为父又何尝不清楚这其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呢?然而这么多年以来,我四处奔波治水,历经无数艰难险阻,身体和心灵都已不堪重负,实在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