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如此的邂逅
季宇宁上手很快,差不多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,他已经可以独立操作放映室内的固定式放映机了,而且放映中出现的一些简单问题,他自己也可以进行处理。最关键的是他比较细致,没有出现过什么差错,用他师傅的话来说,就是他能沉得下心,很适合做这种细致的技术活。
他们电影院目前已经没有下乡放电影的任务,所以季宇宁不用学移动式的放映机的使用,只需要学在放映室的这个固定台式机的播放技术。当然像修片剪片他还比较生疏,一些机器的保养维护,这个还得凭经验积累,还得慢慢学,还有像一般的放映员还必须要会制作幻灯片,这个目前他也不需要学,所以真正做一个合格的电影放映员,还真得需要在专门的培训班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。
他第1周上班,除了第1天是上的早班,剩下几天全都上的晚班。他师傅也上的晚班,晚班有加班补贴。
他也比较喜欢晚班。因为这样整个一个白天他就可以在家里写作,白天父母上班,家里就他一个人,也没有什么干扰。
晚上十七八点去上班,放三场电影,半夜12点以后回来。洗澡,上床,一觉睡到大天亮。
白天他除了继续写牧马人之外,他还抽出一定时间写了一些其他的比较通俗的故事类文章,这些他都投给了在上沪的革命故事会杂志。
革命故事会就是后来的故事会杂志,前世这本通俗杂志可能是销售量最大的文学杂志了。80年代中期的时候,每期的销售量可以达到七八百万本。而当时的严肃文学杂志,像销量最高的人民文学,最多也就只能到每月150万本。
写这种通俗故事,他通常是文不加点,写的飞快。根本不用像写那些严肃小说还要考虑小说的文字结构如何经营。
他写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前世的一些电影故事,主要是内地的,还有香江的。每篇故事的篇幅并不太长,正符合故事会的收稿要求。
这样一方面,他写这种通俗故事可以很快的赚到稿费,反正现在的稿酬就是固定稿酬,标准是统一的,写严肃文学和写通俗小说,收到的稿费没什么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