鲇鱼头 作品

第781章 世界第一(第3页)

 为什么?

 因为妇女权利能带来选票。

 “如果我们把修建防线的钱用来组建装甲部队,至少在战争到来的时候,我们可以拥有更多选择。”

 戴高乐不想放弃,明明装甲部队才是最优解,戴高乐不明白议员们为什么就是不同意。

 在法国,不理解的事多了。

 《华盛顿海军会议》结束后,法国决定拿出10亿法郎,打造一支在地中海范围内拥有一定竞争力的舰队。

 不说能打得过俄罗斯和英国的地中海舰队。

 至少不能比意大利的差。

 10亿法郎给陆军,不说能将所有法军部队都改造成装甲部队,至少可以打造4个俄式装甲师。

 马奇诺防线的预算至少要30亿法郎。

 参考法国的实际情况,最终成本应该在预算的两倍左右。

 如果都拿去组建装甲部队——

 想都别想。

 “等你到了元帅的位置上,你就会理解元帅的决定了。”

 埃米尔·梅耶不想过多解释。

 这事儿也没法解释。

 帝俄时代很多俄罗斯人对沙皇失望的原因是,沙皇似乎只关注国家大事,罔顾民生。

 问题就来了。

 沙皇如果天天盯着普通俄罗斯人身边那些鸡毛蒜皮,那还要各级官员干什么?

 俄罗斯要演习,乔治也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,具体演习如何进行,演习部队的装备何时装车,这是参谋部的工作。

 埃米尔·梅耶无法解释的事,在德国似乎更容易一些。

 德国的情况比法国更糟糕,法军是因为经济原因,无法成立装甲部队,德军则是受到《凡尔赛合约》的限制,连火炮都不能装备。

 德军之所以没有全部解散,是为了镇压国内叛乱。

 对付叛军有机枪就够了,用火炮实属浪费。

 在某些时候,德国人是很灵活的。

 所以德国在拿到西伯利亚银行的贷款后,第一个成立的企业是拖拉机。

 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。

 履带式拖拉机的底盘,跟装甲战车的底盘差不多,发动机直接就是通用的。

 克虏伯的装甲钢,早在世界大战前,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。

 克虏伯的火炮,虽然射速不如法国人的火炮,射程和威力都远远超出,和射速相比,这两种更重要。

 解决了底

盘,发动机,装甲,以及火炮,装甲战车的相关技术,对于德国来说就只剩一个整合问题。

 有了装甲战车,还得会使用才行。

 这就是德国宁愿冒着人才流失的风险,也要把古德里安和隆美尔们送去俄罗斯交流的原因。

 戴高乐也希望法军能派出军官前往俄罗斯进行“交流”。

 “让世界第一陆军主动承认自己不如俄罗斯,这怎么可能呢——”

 埃米尔·梅耶苦笑,世界第一不是那么好当的。

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