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电报和户籍制度(第2页)
他还真没瘦,对于去支援的医护人员,南方各省市都尽可能的提供优质的伙食。
等到他研究出治疗血吸虫病的药方之后,文桥乡招待所的伙食等级更是上升了一大截,不说顿顿大鱼大肉,每顿饭里都是油水很足。
关键价格还便宜,明显是桂省给他的福利,顺便也让其他人沾了光。
“哎,想吃馒头了是吧,早上先吃前几天剩的,我一会儿就发面,中午给你蒸一锅馒头吃。”冉小梅听说儿子想吃馒头了,连忙擦擦眼泪说道。
这时,王援朝和王卫国也从床上爬了下来,他俩一脸兴奋的连声叫着哥哥,冲到跟前就抱着他的大腿不撒手。
“援朝、卫国,你俩这段时间有没有乖乖的听话?”
摸着他俩的头,王孟德笑着问道。
“这俩淘气包,还听话呢,昨天又把棒梗给揍了。”没等俩弟弟开口,冉小梅就抢先说道。
“咋回事儿?”
领着他俩,四个人往厢房走去,边走他边问道。
“哥哥,不怪我们,是棒梗该被揍。”
王援朝拉着哥哥的手,然后小声的解释道:“昨天下午,大嫂下班回来,正在屋里和面准备蒸馒头,棒梗从院外跑过来,冲着大嫂就喊,有你家电报。”
没等他说完,王孟德就勃然变色道:“确实该揍,下次你们要使劲揍。”
“嗯,哥哥,你不知道,当时面盆咣当一声就摔倒了地上,大嫂愣了好久,往外走的时候,还差点摔了一跤呢。
最后听说是假的,大嫂蹲在地上就哭出来了,我和援朝都气坏了,就把棒梗狠狠的揍了一顿。”
王卫国也说道。
“揍得好。”
也不怪王孟德这么说,这时代,同城的联系方式就是上家里找去,异地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就只能发信了。
同城邮寄平信,邮资是四分钱,外埠的平信邮资是八分钱。
如果异地有急事儿,那就是打电报了。
一般什么是急事儿呢,当然是生老病死这类的了。
他们家里,外地没有亲戚,只有他在南方支援,何胜男突然听说来了一封电报,难免不会往坏处想。
所以,王孟德才赞同两个弟弟使劲揍棒梗。
“嘿嘿,哥哥,昨天揍完棒梗,大嫂还给我们吃糖了呢。”
“是么,等下我也有礼物给你们。”
“是什么礼物呀,哥哥,我现在就要。”
“别着急,等吃完早饭,就给你们拿,放心,你俩都有份,一模一样的。”
到了厢房的客厅,何胜男已经快把饭做好了,没一会儿,王浩也从雨儿胡同过来了。
“爸,我回来了。”王孟德上前打了一声招呼。
看到他,王浩愣了一下,然后脸上笑容更胜的说道:“好,好,好,回来就好。”
这个儿子,太给自己长脸了。
饭桌上,王孟德一边吃饭,一边诉说着在桂北县的趣事。
当听说他在夜里路过观音庙,捡到一个女婴,而且这个小女孩,最后居然帮他找到了治疗血吸虫病的药方。
虽然早就在报纸上听说过这件事,但他这个当事人说的更详细,几个人还是非常的惊讶。
何胜男眼波流转,她看到自己男人说到哪个女婴,一脸高兴的样子时,便在心里暗暗地想道。
两个儿子也渐渐的长大了,他们趁着年轻,应该再要一个,这次最好能生出一个闺女来,圆了丈夫的心愿。
等到王孟德说出刚下火车,就被‘周院长’派人接去,两个人还一起吃了一顿晚饭,王浩和冉小梅都是激动不已。
王浩更是端着稀饭碗,顾不上烫,连喝了三大口。
最后,当两幅m先生亲笔书写的两首‘送瘟神’摊在桌子上,他差点没忍住要给抢去了。
“爸,妈,这两幅字,以后元勋和元第一人一副。”
何胜男笑着说道。
“呵呵,这也是巧了,他俩正好一人一副。”冉小梅也笑着说道。
吃完饭后,王孟德那也不去,就在家里陪着家人和孩子,顺便想着清静一下。
可让他没想到的是,他准备清静,院里的人却纷纷上门,他们三三两两的结伴前来,好奇的询问他这段时间在南方的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