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

第122章 电报和户籍制度(第3页)

 特别是刘海中和阎埠贵两个,差点就要赖在他们家里不走了。

 最后还是丈母娘带着小舅子何胜文和何胜武以及小姨子何亚男来了,他们俩才悻悻而回。

 何胜文今年已经15岁了,今年正在读初二。

 据王孟德了解,这个小舅子,自从上了初中之后,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,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以外,剩下的该学的不该学的,都学的很擅长。

 “你去南方这半年,胜文在学校闯了好多次祸,已经被老师找到家里好几次了。

 妈每次提起他,都愁的不行,你说就他这样的,都不知道明年能不能领到初中毕业证,要是没有毕业证,以后哪个单位都不好进。”

 何胜男看着不远处,正拿着王孟德给的礼物,左看右看的弟弟,一脸愁容的说道。

 “胜文不是还有一年多才毕业么,现在还早呢。”

 王孟德笑着说道。

 “一年多很快的,自从过完年,他十五岁了之后,我爸妈就愁的不行,你说以后下了学,找不到工作,那不成街溜子了么。”

 “胜文找工作不难吧,今年一月份,国家不是出了一个户籍管理法规么,很快就有大量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,要回乡下了。

 他们走了,大量工厂就会缺人,以后找工作,就能容易一些了。”

 1958年1月9日,中国第一部户籍管理法规,《xxxxxxx户口登记条例》正式颁布实施,从此有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口之分。

 特别是第十六条的规定:公民因私事离开常住地外出、暂住的时间超过三个月的,应当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延长时间或者办理迁移手续;既无理由延长时间又无迁移条件的,应当返回常住地。

 之后,户籍制度像一条无形的带子,束缚着人们的自由流动,户口开始与劳动用工、住房、教育、社会福利等权益挂钩。

 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,因为没有户口,最终只能回到农村老家。

 “真的?”何胜男惊喜的问道。

 “当然是真的,对于国家的政策,我可是研究的很透彻。”王孟德笑着说道。

 “太好了,等到明年,他读完初中,也到了十六岁,正好够进厂当学徒工的年龄了。”何胜男笑着说道。

 学徒工,是 16周岁到22周岁的未婚青年进入企事业单位,在师傅专门指导下学艺的一段时期,又叫学徒期。

 学习的期限,在今年国家也作了规定,学徒学习期限应为 3年,技术比较简单的工种可以适当缩短,但不得少于 2年。

 “进厂当学徒工多辛苦,等明年六七月份,他初中毕业了,只要拿到初中毕业证,我就给他找一个好单位。”

 “是去学医么?他那个性子,可不是学医的好料子。”何胜男说道。

 “不是学医。”王孟德说道:“你问问他想去那个单位,粮店、供销社、副食品店、肉联厂、食品厂,随他挑。”

 “啊?这些单位都可以进?”何胜男听他说的信誓旦旦,顿时吓了一跳。

 刚才他说的这些单位,可都是一等一的好单位,多少人抢破头都进不去。

 如果自己弟弟以后能进去,不说福利,就说如果想找对象,只要放出风声,媒婆能踏破他家的门槛。

 “都能进去,这些单位的领导,我都有认识的人。”王孟德解释道。

 他还真不是吹牛,在广安门医院坐诊的那段时间里,他认识了不少有权有势的病患。

 这些人,一开始是冲着蒲老去的,等后来见识到了他的医术后,都开始重视起他来,再加上去了南方一趟,他身上的光环更是耀眼。

 塞个把人进这些单位,完全是轻而易举。

 说不定他们还巴不得呢。

 “妈,您过来一下。”

 “胜文,你也过来。”

 何胜男得到王孟德的保证,她连忙把周小燕和弟弟叫到了身边,把事情说了一遍。

 “什么,可以进这些单位,要有初中毕业证是吧,孟德,胜男,你俩放心,今天回去,我和你爸两个人就每天督促他好好学习。

 明年拿不到初中毕业证,我打断他的腿。”

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