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(第2页)
有了他们,我相信,农村的婴儿死亡率会大大的降低,各种传染疾病也能很快的根除。”
王孟德又说道。
他在下乡给人看病以及在桂省支援的时候,都曾经帮助产妇接生过。
同时也了解过,在农村,有大量的产妇因为没有医护人员接生,导致一尸两命的大有人在。
“好啊,好啊。”
蒲老激动的站起身来,他在办公室里打着圈走了一会儿,然后一拍手,对着王孟德说道:“孟德,你等下回去之后,把刚才的想法都写出来,然后我和你一起去找院长。”
说完他看着王孟德,越看心里越满
意。
自己这个学生,真是收的太对了。
就刚才说的这些想法,如果真的实施起来,绝对会让数以亿计的农民受益。
“是,先生。”
王孟德答应道。
走了几圈,蒲老逐渐的恢复了平静,他接着一脸期待的问道:“对了,孟德,刚才你说的是两个办法,另一个是什么?”
有了第一个解决办法,他现在更期待接下来自己学生说出的第二个。
“先生,第二个办法,就是编撰一本医书,不对,应该叫手册。”王孟德慢慢的说道:
“这本手册,不讲解剖学、生理学、生化学、药理学等深奥的知识,而是以问题为中心。用最浅显的语言,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。
从常见的咳嗽、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;从灭蚊、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、生化武器的防护;从针灸、草药到常用西药。
里边的内容,要图文结合,以清晰明了、简单易行、务求实效为原则,力求让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懂,就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进行治疗常见的疾病。
我希望它是一本全民健康指导手册,不仅是农村地区的医护人员,就算是城市居民拿到它,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犯了一些常见的小毛病,都可以在手册里找对策。
比如像积食了该怎样捏脊;出水痘了怎么办;得了口疮用什么药,都能从手册里学到。”
他说的这个手册,就是后世在极度贫困的时代,为几亿人解决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《赤脚医生手册》。
当然,这个手册,他将要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进行编撰,里边的内容跟后世的会多少有些不一样的地方,但框架没区别。
至于他的医学知识积累的够不够,也不是个问题。
在下乡的那段时间里,他把众多的病例都进行了记录,而且,每天给病患诊治的病例,他同样做了记录。
经过两三年的时间,记录的笔记本,已经有十好几本了。
而且,他也不打算自己一个人来编写这本手册,背靠中医研究院这棵大树,有这么好的资源,不用白不用。
反正到时候署名,他肯定是处在第一个的位置。
“编写一本手册。。。”蒲老喃喃自语道。
他一时有些消化不了王孟德说的话,这些观念对他的冲击有些大。
在他的思维里,学医肯定要从简单入手,逐渐的循序渐进,医理知识是必学的。
啥时候出师了,才能有行医的资格。
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,直接以问题为中心,完全颠覆了他几十年来的认知。
看到自己的老师时而皱眉、时而恍然大悟,王孟德没有打扰他,而是静静的等待着。
过了好一会儿,蒲老长叹了一口气,语气有些复杂的说道:“孟德,你这个想法,太大胆了,虽然我心里不赞同,但也不得不承认,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办法。”
说完就摇了摇头,坐在椅子上,端起茶杯喝了起来。
他现在心里满不是滋味,自己的学生提出了离经叛道的想法,偏偏这个想法,却是对人民群众有很大的益处。
“先生,我这个建议,是不得已而为之,等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取得了成功,那时候,有了条件,自然就会重新走上正轨。”
王孟德劝说道。
要不是实在没办法,他也不想出这个主意,谁让这个时代国家的医护人员不足,医疗水平不发达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