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(第2页)
“对啊,我怎么把中医带徒给忘记了,之前了解过西医以及其他学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,跟中医带徒非常的类似。而且,挑选出来的学生,肯定都是有天赋、优秀的人才。”鲁院长大喜道。和只学了两三年基础知识的学徒相比,从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,会更快的学习和成长。以后,会有源源不断的优质中医种子,不断的走出来。高兴了一会儿,鲁院长抬头看了一眼王孟德,然后笑着说道:“王孟德同志,你现在也是一个科室的负责人了。之前因为年龄问题,一直推脱不愿意收徒弟。但现在可不一样了,作为中医研究院的一面旗帜,你要做出表率,今年必须要收五个以上的徒弟才行。”几年前,他就想让对方收几个弟子,但都被拒绝了。当时,因为蒲老的八个学生,实际上大部分是由王孟德在教,于是他也就没有强求。现在据他所知,那八个学生,已经差不多可以出师了,便有起了心思。就王孟德身上的知识,如果不找几个徒弟早点继承,那可是太可惜了。“院长,我这段时间也想好了,准备六七月份的时候,从中医学院的毕业生里,挑几个人跟我身边学习。”王孟德笑着说道。“太好了,那就说定了,到时候我跟王校长打电话,让他给物色几个天赋出色的学生。到时候伱直接去学校里亲自把关,满意了就收下,不满意,就让他继续挑选。”鲁院长趁机把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,一点反悔的余地都不给他留。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。 他直接先去找了蒲老,两个人说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,他才出来。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王孟德想了一回儿,然后便把几个师弟师妹叫了过来。“师兄,您找我们。”李响率先说道。“嗯,有个事儿,给你们说一下。就是你们跟我也学了整整五年的时间,算是学了不少的东西,也该出师了。”王孟德看了一眼这几个人,然后有些不舍的说道。五年来,师弟师妹们的勤学苦练,他都看在眼里。说实话,要不是准备收几个徒弟,他真的还想让他们跟着再学习两年。但没办法,他的精力有限,没办法教这么多人。“师兄,我们还差得远呢,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学习。”张巧玉听了这话,连忙一脸慌张的说道。其他几个人,也都脸色大变。师兄这是要让他们几个人走呢,对于已经熟悉了师兄的辛勤教导,一想到要离开了,心里都有些接受不了。“咳咳,这事儿不是我定的,是师父发话了。再说了,你们几个学得怎么样,我还能不知道么。大部分的疑难杂症,也都有把握了,就算没把握,不是还有我么,以后遇到了难治的病,都可以转到我这边。而且,你们也不是去其他的地方,还是能留在中医研究院或者广安门医院的。”王孟德轻声的劝说道。说了半天,最终,李响几个人,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。其实他们也就是一开始有些接受不了罢了。等过了一会儿,心里也都想明白了,他们不可能一辈子跟在师兄的身边学习。独立坐诊,是早晚的事情。把几个人劝走了之后,王孟德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。几天后。经过蒲老的协调,李响他们,也有了最终的去处。除了黄四忠以后主要在京城基因研究所上班以外,剩下的七个人,都留在了广安门医院。这个结果,可谓是皆大欢喜。黄师弟那是没有办法,他之前费了太多的精力在疫苗和基因的研究上。导致其他的医学知识,学的不够,就算是强行留在广安门医院,也是害人害己。还不如以后专门潜心研究基因和疫苗这一块呢。省的芝麻和西瓜都没捡到。自从几个师弟师妹独立出去坐诊之后,王孟德感觉轻松了不少。他也终于有了些许时间,专心的编写起教材来。这段时间,因为流脑疫情,以及其他的事情耽搁,他才编了三本出来。加上之前编写的三本,加起来已经有六本了。但这些还远远不够。他的目标,可是想着以后,每个学习中医的学生,拿出的教材,一半以上都是他编写的。为了这个目标,他准备再十年左右的时间,来彻底的完成。这天。五月的一个周末,阳光明媚,不冷不热。看到这么好的天气,王孟德动了出去玩的心思。于是,吃完早饭,等家里的锅碗瓢盆收拾利落之后,他冲着何胜男提议道:“胜男,咱们今天,带着几个孩子,出去逛一逛吧。看看电影院看看电影,今年新上映的小兵张嘎,听说很好看,看完再去北海公园转一转。”1963年一月,由崔嵬、欧阳红缨导演的抗战片《小兵张嘎》,上映了。“好啊,咱们好久没出去了,正好趁着天气好,去玩一天。”何胜男心里也起了意动。至于王援朝他们,听说可以去看电影,也开始兴高采烈的嚷嚷起来了。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