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2.第264章 武周结束(第2页)

 “辅佐皇帝,不是代替皇帝,该避嫌时还是要避一避为妙。”

 两人对视一眼,随后相视而笑。

 明白了底线和筹码,一切就好谈了。

 ……

 【时,突厥默啜已知孙万荣倾巢寇幽州,其老巢柳城新城唯留老弱妇女,发兵围之,三日而克,皆俘之以归。】

 【六月,孙万荣闻讯,军心大乱,奚人反叛攻其后,神兵道总管杨玄基迅击其前,契丹军遂大溃。】

 【孙万荣率轻骑数千仓皇东奔,前军总管张九节迎头阻击,遂与奴逃至潞水东,后被奴仆斩首,契丹平定。】

 ……

 天幕上。

 河北之地一片血色。

 无数百姓睁着双眼被层叠在一起。

 刨开的胸腹仰对苍天。

 凄厉的鸦鸣声不绝于耳。

 叼着血肉振翅高飞。

 洛阳·太初宫。

 群臣看着大殿内洋洋得意的王公,皆无奈低头。

 而一位身穿深青服的官员则大步出列,对着王侯怒目而视。

 随即对坐在上首的武则天高声道:

 “那些所谓的叛国者都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!”

 “他们无力反抗契丹人的胁迫,为了生存才不得不从贼,岂有叛国之心?!这是国家没保护好百姓,岂能反罪与百姓?!”

 “反倒是武懿宗!”

 官员忍不住剑指王侯,怒声厉喝:

 “手握二十万重兵!却遇敌数千人便望风而走致使贼人坐大!”

 “到头来却将罪过全部归之于百姓!”

 随即高举笏板,跪地叩首道:

 “陛下,若要杀!臣请先斩武懿宗以谢河北!”

 ……

 【战胜后,武则天命武懿宗、娄师德、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民众,收拾残局。】

 【继承了对内重拳出击的河内王武懿宗,把那些被契丹裹胁的民众都视为叛逆,一旦捕到就剖腹取胆,极其残暴。】

 【河北民众把他与契丹的猛将何阿小并称,道是:“唯此两何(河),杀人最多!”】

 【武懿宗还朝后,又上奏请求将河北民众从贼者尽行灭族。】

 【满朝大臣皆不言语,唯八品官左拾遗王求礼当着武则天的面大骂武懿宗畏敌如虎,陷民众于水火,是不忠之徒,唯有斩首以谢河北百姓。】

 【武懿宗不敢反驳,司刑卿杜景俭趁机请求赦免河北被胁迫之民,武则天接受了这个建议。】

 ……

 大汉·文帝时期

 刘启叹息一声。

 “满朝大臣只有一小官敢直言上谏。”

 “这是亡国之兆啊!”

 刘恒诧异的看了一眼他。

 这小子还真听进去了?

 原本他不蠢啊!

 ……

 炎汉·光武帝时期

 刘秀擦了擦眼角。

 河北之地民之多艰啊。

 这可是朕的龙兴之地啊!

 ……

 汉末。

 曹操叹息不已。

 冀州之地…

 世祖得之以称帝。

 袁绍得之以称雄。

 孤得之以称王……

 莫不是我们三人透支了地德?

 曹操暗自疑惑,又摇了摇头。

 就凭孤和袁绍也配?

 哎……果然是世祖……

 ……

 【经过与契丹和突厥的战斗,武则天彻底明白了自己就不是横扫天下的那块料。】

 【并且反思早期战略思想的失误(放弃四镇)是肇祸之端。】

 【把良将屠戮殆尽,几次征伐所用非人,也是战败的原因。】

 【所以后续的武举开科就是基于此。】

 【在战后的科举考试中,也亲自出策问,有“使三圣(高祖、太宗、高宗)遗黎,九州故地,飘然零落,可不痛哉”这样的反思之语。】

 【可见她并不是文过饰非之人。】

 ……

 {这点倒还真不知道,一般就是杀大臣杀宗室,对外战争拉胯。}

 {武则天是有优点的,就是优点没槽点多。}

 {人嘛,都爱吃瓜,没几个像作者这样傻得呵浪费大把时间去“洗”一个人。}

 {?什么鬼,他这也叫洗?洗什么了?}

 {嗯,把人家做的事说了一遍。}

 {拉倒吧,四镇丢了捡捡了丢谁造成的?}

 {你可闭嘴吧你!}

 {狄仁杰入相后曾经提出建议,主张再次放弃四镇,交给突厥。放弃安东,交给高丽。让中国坚壁清野,退守塞上。}

 {张柬之也提出类似建议,请求放弃泸水以南诸镇,退守嶲州,把相当于现在的云南、川西等一大片土地全部放弃。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