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品大韭菜 作品

第709章 伟大变革改土归流(第3页)

 【有的地方官无端欺凌土司,土司继承,需要州县官转呈,有的州县官借机勒索,否则多方刁难。】

 【有的土司向州县官送礼,若被上司知道,州县官反诬土司行贿钻营。若不送礼,“则加以傲抗之名,摭拾小事,申报上司”,使土司左右不是。】

 【有的地方官向土司要钱,致使土司不敢到府县城里,怕被拘留勒逼。】

 【这些弊病,令土、汉民遭殃,朝廷政令不能统一贯彻,同时还导致地方吏治败坏。】

 【雍正时期,土司制的弊病已暴露无遗,土民有脱离土司统治的强烈愿望,有的全村离开土司、土舍,呈请改归地方政府统辖。汉人也关心这样的事情。】

 ……

 大明·宣德时期

 朱瞻基揣着手里的暖炉若有所思。

 羁縻治策与土官土司制度虽有区别,但核心思想也有相通之处,两者的做法可称为“羁縻之治”。

 “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。”

 羁縻治策源自春秋战国,秦朝以后,逐渐成为中原王朝施用于边疆及其以远地区的治边之策。

 延续了数千年,影响广泛而深远。

 而土官土司制度与羁縻治策的区别,主要表现在经营思想、基本策略、施行的范围及成效等方面。

 土官土司制度的形成与完善,既是时代变迁的产物,也与治理视角及行为方式也有关系。

 朱瞻基摩挲着暖炉上面的花纹,思索呢喃着:

 “时代、发展、选择……”

 ……

 【雍正二年(1724),幕客兰鼎元提出削夺土司的办法:依据土司犯罪轻重,削减他的村落里数,这如同官员的罚俸降级处分。】

 【若罪情严重,则夺其土司,将地方改归流官治理。】

 【若不便改土归流的地方,就将为恶的土司除掉,把他的领地分散给其子弟,以众建土司,分其势力。】

 【雍正四年(1726),云贵总督鄂尔泰也建议改土归流,以流动的官吏,治理苗地,以代世袭的土司,雍正从之。】

 【在改流方式上,云贵两省除一部分是以威力相威胁,借其他罪名对土司予以革职,大多通过战争方式解决。】

 【事实上,也正是这种咄咄逼人的大规模用兵起了作用。】

 【当地的土民“争备粮请兵”,请求官军前去帮助他们推翻当地酷虐的土舍。】

 【在这股民意潮流的推动下,各地的改土归流和设官建制全都得以顺利展开。】

 【西南改流的省份除了滇黔桂,还有与之接壤的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。】

 【湘鄂川比较接近内地,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多,汉、土民交往密切,土司、土舍的势力也小,滇黔桂改流、建制的浩大声势给他们造成了猛烈冲击。】

 【处于这种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,土司们相继呈请交出世袭印信,让出领地。】

 【土司及其家属便都被从西南迁往内地,尤以皖、苏、赣三省最为集中,雍正要求各地督抚对他们予以关照,及时拨给房屋和土地,但不准他们再潜回原籍。】

 【雍正九年(1731),见改流已有头绪,鄂尔泰奉诏进京任武英殿大学士。其间改流仍在进行,一直到雍正十三年(1735)】

 【经过十年的不懈推进,滇黔桂湘鄂川等西南六省的改土归流和设官建制才基本实现。】

 【这次改土归流历时之长,涉及地区之广,改流之彻底,影响之深远,均为明清乃至有史以来所仅见。】

 【它不单单是从政治上取消了世袭土司、土舍,巩固了西南边疆,还伴随着一系列开发西南的经济和文化措施,包括兴修水利、开发交通、广设学校、实行科举等。】

 【尽管其间也存在着许多缺憾和硬伤,但改土归流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变革。】

 【而这次改土归流的运动,也西南边疆地区的内地化,成为中国本部的一环。】

 这一章应该是铺垫,目的是为了引出《大义觉迷录》

 我对《大义觉迷录》里的什么辩论不感兴趣。

 唯一感兴趣的是雍正在里面透露出的思想理念。

 而这种思想理念才是他改土归流能彻底进行下去的根源动力。

 也是他区别于其他清朝皇帝的根本。

 (本章完)

 (/ht。